村西北1.5公里是北京到深圳的高铁火车站——高邑西站,村西站前街和村南刘秀路相互贯通从村边穿过,村正南1公里是393省道(高赞公路),西侧3公里处是石家庄到邢台的红旗大街南延路,向东6公里是京广铁路及107国道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。
村名由来及变革
明永乐二年,即(公元1404年),韩氏一家奉诏移民,由山西省洪洞县移民于此。此处,地表水浅便于农田灌溉,有几条沟壑渠道可防洪排涝,周边多有丛生茂密的树林,先祖故而在此建宅,之后又有其它姓氏相继而至,形成了村落。
“东林村、西林村”村名来源于远古以北焦村出土文物为证。韩氏户大人多,分居两村,一祖共茔。之后的西林村先后又有其它姓氏相继而至。计有韩、王、谷、侯、商、张、刘、董、吴共有九个姓氏。
西林村建于元代(鉴于北焦村出土的石幢,元顺帝至正七年(1347年)就有西林村陈长官的记载,明代永乐二年,1404年从山西有部分移民至此,主要是韩、王、谷等姓氏人家。
人口姓氏
西林村共有十个姓氏,分别是韩、王、谷、侯、刘、吴、商、董、张、计。
韩氏家族
西林村韩氏家族,是一个大家族,据有关资料考证及碑文记载,于明“永乐”二年,即公元1404年。韩氏奉诏,自山西洪洞县迁此。
韩氏先祖洪洞移民二十一世次弟“韩自稳”膝下无子,原茔未迁,留守旧址。四世晚辈为其树以碑碣,以示后继有续人。
王氏家族
据家族长辈传说,明清老坟中期有两户迁坟,其后代定居西林村,多年以后,两个王家的后代曾提出属本家族。
董氏家族
董佩玉的祖父从董家庄村来西林村他舅父王氏定居(王仲权后裔)。
刘氏家族
西林刘氏属两个氏祖。前者于19世纪由赵县贾佃村而来。
现在的刘氏后裔,虽然分居两村,更显亲情有佳。
西林村党支部深入开展“党建立村,民主管村,产业富村,和谐兴村,依法治村”建设,按照县委提出的“生产发展,生活富裕,乡风文明,村容整洁,管理民主”的要求,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。
特别是近10年来,通过科学种田,产业结构调整,使粮食亩产双千斤,民营企业、多种经营及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,新居拔地而起,街道硬化,路灯明亮,丛林叠翠,生态环境,绿美宜人,家电齐全,轿车普及,卫生事业得到发展,新农合制度建立,彻底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大问题,养老保险覆盖,解除了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,村民尊师重教,人才辈出。计生协办公室和高标准两委办公室、党员活动室、图书室、村民活动中心、文化广场的建设,促进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,体育设施齐全,村民步入了健康长寿的科学养生轨道,使两个文明生活提升到一个新阶段,村民安居乐业、和谐相处,生活得更幸福、更加有尊严,随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和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,西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。